时间:2024-12-01 10:05:26 | 宏源网
江苏理工学院是公办高校,该校是以工为主,理、经、管、艺、教、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江苏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地处被誉为“千载读书地,现代创新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历经常州职业师范学院、常州技术师范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12年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江苏省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近1500亩,各类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亿余元,中外文藏书180余万册。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部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建有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深兰人工智能学院、刘海粟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行业学院和研究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在机械工程、环境工程两个领域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含留学生)、硕士研究生近400人。现有教职工近1500人,专任教师1100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正高职称教师15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近450人,硕博研究生导师170余人,聘请学术和产业界知名专家近80人担任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有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有150余人次获批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等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行业产业定专业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人才规格,以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定教学内容,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项目、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项目(基地)20余项(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省级以上品牌专业、精品课程30余个(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学生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奖1000余项。建校以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6万余名毕业生,培训了数万名中高职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加强应用研究,形成了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一批引领性学科,打造了“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循环利用”等学科亮点。现有江苏省重点(培育、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22个。近5年,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50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三等奖1项、(科学技术-推广类)二等奖1项;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5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70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近3亿元,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近500件。 宏源网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智库建设,推进与行业企业产业的工程技术协同创新,加大产业从业人员技术技能培训,关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的多层次合作,与10多个省内外市、区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与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基地150余家及研究机构40余家,与地方政府部门共建常州产业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标准和资源,重点打造以中德合作为主的国际合作办学特色,先后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乌克兰、以色列、哈萨克斯坦以及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选派专家学者赴德、美、英、加、日、韩、澳等国家进行访学或交流,聘请外籍教师百余名来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目前面向韩国、俄罗斯及中亚国家招收留学生。
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进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继往开来、实干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府,集江苏省四星级、高水平示范性及现代化职业学校之大成。坐落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占地面积达282亩,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总投资逾7亿元,目前在校学生总数为3900余人,主要以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为主。学校开设的专业广泛,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物流商贸、旅游服务、交通运输、休闲保健等六大领域,其中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五个专业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学校以“上善若水”的文化理念为核心,构建了独特的“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的校风、“有教无类,教做合一”的教风及“敬业乐群,强学力行”的学风。秉持“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办学宗旨,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市场导向、特色立校”的策略,坚持“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培养目标,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致力于培养具备德行与专业技能并重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学校在各类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15块金牌、10块银牌及8块铜牌,先后荣获了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最佳专利申报学校、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学校还取得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省级社区培训学院、江苏省职业教育主题教研年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
学校专业建设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园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包括机电、电子、计算机、汽修、物流、旅游等六大类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三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学校注重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模式,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美国加州奥隆尼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开展合作,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推进了学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品位。
近年来,学校在办学质量、规模、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及上级部门的肯定。学校招生持续火爆,成为苏州市录取分数最高、生源最好的中专学校之一。就业渠道畅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3%。学校积极适应园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德育工作特色鲜明,文化建设亮点突出,创新技能大赛成绩斐然,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
以上就是宏源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宏源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宏源网:www.hyszuoyi.com上一篇:苏州市职业大学怎么样
下一篇:江苏省最好的大专是什么